最初的梦想
1979年,改革开放的大幕即将拉开。什邡县民主公社(现师古镇)依然封闭而沉寂,人们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而贫乏的生活。
刘沧龙,这位24岁的年轻人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。因为他不相信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将是他一辈子的生活。出身富农,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农村,为什么必须过这种日子?这样的境况如何改变?他每天都在思考着,绝不向命运屈服的信念成为他走上创业之路的原动力。
当时,什邡民主公社有一个榨油厂,刘沧龙是厂里一名年轻的“打油匠”。说起来,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过去的榨油厂什么样子了。现在榨油使用的都是水压榨油机或者液压榨油机,30多年前,农村里使用的却是人力打油机。油菜收割以后,先要晾干、洗净,然后磨碎、蒸熟,放进榨油机的榨膛里。
榨膛用竹子围成圆箍,里面铺一层稻草铺一层菜籽,然后压上木板或者铁板,然后由“打油匠”抡起拨浪鼓状的巨型油锤拼命地往下砸去,通过向下挤压把菜籽油挤出来。所以,打油匠是个力气活,几个小伙子要轮番地轮着油锤,半天才能出油。而且越到后面越难出油,越需要力气。因此,刘沧龙经过打油匠的锻炼,变得膀大腰圆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。
但是,榨油厂里的活主要是忙于每年七月油菜籽收获的季节以后,一般情况忙到年底,即使油菜籽大丰收,到了春节前也就无油可榨了。
刘沧龙回忆说:“榨油的季节性太强了,半年以上处于停顿状态。这半年没事做,就一点收入都没有。所以乡间还流传着嫁人不嫁打油匠的说法。”
民主榨油厂的生产状况令人担忧,公社干部认为是管理不当造成增效乏力,决定提拔一个能人来管理这个企业。“人家能干,我为什么不能干?大不了就像放到炉子上去烤,我还不怕烤糊了”。凭着这股初生牛犊的闯劲,刘沧龙竞聘当上了厂长。“这对我一生来说并不算大事,但非常重要,因为它是我未来进步的基础。如果没有这段经历,以后做什么事,我都不会有信心”。多年以后,刘沧龙这样评价这件事对他一生的影响。
但是榨油厂并不景气,刘沧龙使出浑身解数,也没能挽救要死不活的状况。刘沧龙觉得这和混日子没有太大的区别,于是就打起别的主意。
当时,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不久,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,磷肥等各种化肥异常紧缺的现状,刘沧龙敏锐地发现了商机。
在榨油机的噪音中,刘沧龙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,选定生产磷肥。因为磷肥厂根本不用像榨油厂那样为原料发愁,而且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菜籽油。
说干不含糊。刘沧龙借了5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,买来原料磷矿粉和硫酸,三人三把铁锹,利用空余时间,在地上挖了几个“凼凼”,就是土坑,开始了试验生产磷肥。不久试验获得成功,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道的“凼凼肥”。
刘沧龙后来说,改革开放就是我们这些人愣头愣脑干出来的。哪有规矩和制度啊?什么叫企业家?都是一些冒险家。没有这些人冒险,根本不存在后面的企业家。当时的国家在摸着石头过河,我们这些人就是在往前连滚带爬!
但是,刘沧龙的超前胆识和创新思维已经崭露头角。
首先,他充分意识到,榨油厂资源有限,生产时效不高,必须让自己和工人们发挥剩余智力和体力,创造更多价值。于是他大胆的转变榨油厂单一而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,开辟新的项目来支撑事业的发展。不能说不具备企业家的眼光。
其次,他正确地选择了丰富的磷矿作为企业生产资源,不再受季节和产量的影响。
第三,他把借钱启动、多人合力、初试身手作为企业的发萌,具有进退有据的功效。
所以,刘沧龙的成功绝非偶然。
二手球磨机折腾出的意志
正在更新中,敬请期待!
永不服输的“146”精神
正在更新中,敬请期待!
宏达就是诚信的品牌
正在更新中,敬请期待!